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会丨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MISS半城 半城会 2024-04-15





【半 城 语】半城线上分享会,在不事张扬中,以娴静的姿态开题,随着一期又一期的接力棒传递,日渐如火如荼,声音愈发嘹亮。

每周,大家在半城会客厅微信群中共读一本好书,从如泣如诉的传奇故事,到登高览胜的地方风物志,从曲折跌宕的悬疑小说,到寸言寸金的投资指引……可谓涉猎广博。

一个人读书是孤独的,也是局限的。就思想的开拓而言,有什么比人们之间的相互分享和彼此借鉴更具影响呢?上一期的演讲者,也是下一期的聆听者;受益匪浅的聆听者,同时又是贡献笔记的志愿者。

与美好的人,读灿烂的书,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日臻从容完美………





最美好的东西

只能用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讲丨王静   整理丨贠彤

半城会客厅线上读书分享会NO.44

《荆棘鸟》

[澳] 考琳·麦卡洛


分享嘉宾:王    静

点评嘉宾:何万青

活动主持:万文杰



我想,人们怎么都找不到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然心动了。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种鸟,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在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在那蛮荒的枝条之间,它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聆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1

我偷了什么,就还回来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的代表作。尽管过去了四十多年,《荆棘鸟》的魅力依然不减。无论是小说原著,还是其改编的电视剧,都深深打动了亿万读者和观众的心。它的同名电视剧,是少有的忠于原著、影视艺术价值和观感都很高的一部作品。无论是其中澳洲风景的画面还是对于角色的演绎,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荆棘鸟》讲述的是克利里家族传奇的家世史。故事开始于二十世纪的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后。它以美丽的梅吉(Meggie)与英俊的拉尔夫(Ralph)神父的人生际遇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

梅吉一家原本住在新西兰,她的父亲帕迪(Paddy)替别人剪羊毛为生。他们在接到梅吉的姑母玛丽(Marry)从澳大利亚寄来的信后,举家迁往了澳大利亚,去继承玛丽的遗产。在经过一番颠簸后,他们来到了德罗海达。刚一露面,梅吉就引起了神父拉尔夫的注意,他对这个四岁的女孩十分怜爱。

故事的开头是梅吉的四岁生日,而当她到达澳洲大陆时已经九岁了。此时的拉尔夫神父整整比她大了二十岁,但是他们很快就结下了亲密的友谊。随着梅吉年复一年地长大,她和神父的感情也逐渐加深。拉尔夫不但是位可以信赖的师长,也是她可以倾诉的好友。这一切都被她的姑母玛丽——那个富有而又乖戾的老太婆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在梅吉十七岁时,她的姑母终于死去。但是临死前,她交给了神父拉尔夫一封信。当神父打开信时,他惊呆了。原来,梅吉的姑母远比人们想象的富有得多。

她在信中宣称,她的财产将达到1300万英镑。她本来立有的遗嘱是将财产留给梅吉一家,但她临时改变了注意。她看到神父拉尔夫和梅吉之间滋生的情感,决定用金钱来绑住这个她爱而不能得的男人。她把她所有的财产都献给了天主教会,并声称这是由于拉尔夫神父出色工作的缘故。她把钱交由他来支配管理,而梅吉一家将由拉尔夫来给予其工资。神父看后心中十分矛盾,但如果他公布这个新遗嘱,他必将获得教会的重视并获得晋升。犹豫再三,他最终还是向自己的野心投降了。他公布了遗嘱,也离开了澳洲,离开了梅吉。

梅吉的爸爸帕迪和哥哥在野外不幸遇害。全家在伤痛欲绝时,神父拉尔夫赶了回来,帮他们料理了后事。看似是又一次的重逢,可是他却告诉梅吉:虽然自己非常爱她,但是永远也不可能与她结为夫妻。拉尔夫走后不久就升任了大主教,梅吉也选择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个酷似拉尔夫神父的剪毛工卢克(Luke)。可是卢克并不爱梅吉,他只在乎梅吉的钱。他计划用她的钱来完成自己的事业,甚至在梅吉为他生第一个孩子(朱丝婷Justine)的时候也拒绝回来看她。此时,神父又一次来到了梅吉的身边。

他对梅吉始终不渝,这剪不断的情感时时让他感到痛苦。他们终于选择在了一起,在一个美丽的小岛上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为了到罗马去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拉尔夫又一次离开了梅吉。此时梅吉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但梅吉决定并不告诉他。她生下了他们共同的孩子戴恩(Dane),重新回到澳大利亚,与母亲住在一起。梅吉的母亲菲奥娜(Fiona)一眼就看出戴恩是拉尔夫的孩子,她很能理解女儿的做法,并且向梅吉坦言,她自己当年也爱过一个人,还与他生下了大儿子弗兰克。事情发生后,她的母亲就被高贵的家族驱逐了出去,这才嫁给了梅吉的父亲帕迪。

这时二战爆发,拉尔夫也已晋升为红衣主教,他在战争中运用宗教的影响保全了罗马,受到了人们的盛赞。但在内心深处,梅吉一直是他始终的牵挂。有一次拉尔夫因为工作回到了澳洲,见到了他们的孩子戴恩,但此时他并不知道他们的父子关系,戴恩决定要做教士,梅吉思虑再三,把戴恩送到罗马的神学院,由拉尔夫来照顾他。在她写给拉尔夫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偷了什么,就还回来。”拉尔夫和戴恩相处融洽,梅吉沉浸于父子二人的亲情当中。但好景不长,戴恩竟然在希腊不幸溺水身亡了。

2

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

我们是知道的

《荆棘鸟》的主题是爱与命运,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它试图通过克利里家族沧桑的感情历程来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换取的。

正如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从该书主题学的角度来看,菲奥娜、梅吉、朱丝婷的爱情属于同一个母题,即叛逆的女性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她们的情感历程也有所不同。母亲菲奥娜虽然和旧情人有短暂的爱情故事,可是她的女儿梅吉却比她幸福。梅吉与神父经历了漫长的爱情长跑,直到拉尔夫永远地回到上帝身边才结束。她的孙女朱丝婷是最幸福的,在走过了一段短暂的情感道路后,拥有了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美满婚姻。尽管具体道路并不相同,但她们身上都不约而同地体现出了相似的爱情观。

首先,她们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重视自身的情感。她们不甘心从属于男性,追求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菲奥娜爱上了有妇之夫,但她并不想做他的情人,她要与他结婚,永远生活在一起。可是家庭的声望不允许她这么做,于是她只能嫁给一个她从未谋面的男人,与其痛苦一生。她的女儿梅吉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从不掩饰、也从未放弃过对神父拉尔夫的爱,即使是在拉尔夫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放弃了她之后。尽管她也得到过婚姻,可那同样是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梅吉要痛苦一生。

其次,西方女性注重自身人格的独立。男女平等,首先是人格的平等。主人公们的婚姻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人格的平等。婚姻不完全是联结两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它不仅仅是一种调和,不是一条退路,不是一种逃避,更不是一种弥补。祖母菲奥娜是为了家庭和自己的名誉嫁给了帕迪,但她与帕迪之前是平等的。她是一个忠实的妻子,但绝不是一个女仆。她感激帕迪给了她一个家,但却没有一味地屈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在姑母玛丽的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更加怪异的女性形象。玛丽无疑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一个靠嫁有钱人来改变自己命运,却为了守住财产孤老一生的女人。在她生命枯竭的时刻,她依然选择用财产来拴住一个自己不可能得到的男人。玛丽这个老女人的形象的确让人厌恶,却也令人同情。她不想成为男人的附庸,却是以枯竭的生活与情感的折磨为代价,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孤僻、为人厌恶的老妇人,显得异常得沉重与压抑。

梅吉在与其母亲相似的经历中,表现出更多的是抗争与坚强。她坚定不屈、倔强的性格从小就体现出来了。在面对修女藤条抽打的耻辱和痛苦时,她却选择了昂首挺胸。在小说中,梅吉超越时空的爱情是以深深的忧伤与痛苦换取的。她以一生的孤独为代价,交换了拉尔夫的真爱,这是人格偏执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但同时也是伟大的爱情。尼采宣称:伟大的幸福是使人战胜巨大的痛苦时所产生的生命的崇高感。生命力取决于所承受的痛苦的分量。所以,悲剧的人格才是最完满的人格。

在书中最可爱、最有生气的是朱丝婷。从小她就表现出了个性与自主,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让她咧嘴笑笑。成年之后,她想做演员就去做演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她去充满自信地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她比上两代的女人要有着幸福得多的自主权。诚然,这也是由于她身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权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地工作,她们不再被男人束缚,不再有意无意地遏制自己的情感。这使得朱丝婷的性格有点古怪,但是她面对爱情的真诚,使她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朱丝婷的经历表现出了新一代女性对于恋爱婚姻的新态度。

△电影《荆棘鸟》朱丝婷剧照

3

背负着千年精神枷锁的

女性在慢慢觉醒

《荆棘鸟》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呈现出了女性自主意识成长的清晰变化发展路线。作者从祖母、母亲和孙女三代女性的形象出发,从反抗男权社会欺凌霸势的阶段,到对新一代女性悲剧的同情与无奈,再到女性跳出男性社会传统习规、反其道为之的叛逆阶段,克服了上两代人的缺陷,成为了自尊、自爱、自强的成熟女性,构建起了新的女性价值。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女性常常以美貌、温顺、忠贞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直接服务于男性中心文化的屈从地位。即使是最完美的女性,也摆脱不了成为一个空虚偶像的命运。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背负着千年精神枷锁的女性在慢慢觉醒。她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作为一个人的女性,她们开始追求独立的人格,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与爱憎。在四十年前,就有人开始讨论女性的觉醒。她们的追求、与命运的抗争和与男权文化的冲突,都是当时文学体裁中的重要题材。

《荆棘鸟》中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在面对无法摆脱的情感纠缠及命运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面临的不同阶段,揭示了女性在探索追求自我价值和作为人的种种基本权利的艰难坎坷中,表现出的矛盾、迷茫与不屈,留下的是对女性如何追求自主命运的重要探索。放在今天这个话题仍然很具有意义。 

《荆棘鸟》中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梳理还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在朱丝婷的经历中,我们认识到:妇女运动不仅仅是女人的解放,也意味着男性思维的解放,乃至于全人类的解放。朱丝婷一开始表现出的强烈的独立自主有些过于偏激。她不相信情感、拒绝婚姻,但由于她的真命天子对她的价值观的尊重,她终于卸掉了身心上的包袱,与其幸福地结合。由此就达到了女性和男性和谐的理想境界,突破了女性文学的传统结局,体现出了作者对于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刻认识:不是一味的反抗,而是合体、共融。

4

罪恶背后还有人性的呼唤

这部作品还与宗教息息相关。它的作者就成长在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度里,基督教的文化精神对其影响极为深刻。基督伦理思想中的罪恶、救赎、博爱、忏悔等核心因素都成为了这本小说不可忽视的部分。在《荆棘鸟》中,作者主要围绕梅吉与拉尔夫这对二十世纪的亚当与夏娃来描写,一方面通过他们面对禁果时艰难的心理历程,折射出天主教禁欲主义思想对于人性的禁锢与摧残。另一方面又在这一苦难的历程中,让梅吉和拉尔夫发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让人们看到在罪恶背后还有人性的呼唤。 

在对待人性与神性的思考上,作者超越了天主教对人性欲望、罪恶的一味的谴责;但同时,她又对天主教的伦理观念表现出了一定的认同,并以梅吉和拉尔夫在违背宗教戒律后受到的 惩罚和在救赎路上付出的代价为例,告诉人们:人性也有软弱的一面,人们应遵守所处时代的宗教戒律和宗教伦理规范。

△年老的拉尔夫与梅吉

5

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女性阅读的书

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女性阅读的书。书中几位女性的历程和态度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警示的作用。作者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社会的体验,向读者展现了二十世纪澳大利亚的社会文化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并在其中蕴含了她对宗教、伦理、人生、爱情、生命的意义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荆棘鸟》也具有极高的文学性。文学作品中最能震撼人心灵的,恐怕还是其文字中所彰显的至真至纯的人性力量。文学作品依靠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诠释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生命个体的期盼。

《荆棘鸟》的可读性非常强,不但剧情婉转激烈、有着多线条,甚至对自然、风景的描述上也自成一派。在作者对帕迪一家德罗海达生活的一段诗意描写里,没有社会功利,没有时代号角,更没有剑拔弩张,有的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他们所体现出的古朴、美好的人性与生活方式,他们所体现出的美,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理想的追求,以及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善意与坦诚的愿望。同时在这个人性荒芜的时代,帕迪一家这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展现,更像是具有某种感召他人自我完善的神的启迪与救赎力量。

如果说作者对于这种美好精神世界的构建是一种横向的展示,那么上升到具有神秘救赎力量的神性,则寄托了作者对于纯真、质朴、自然、健康与人性之美的呼唤。


配图来源于电影《荆棘鸟》剧照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平台





来半城读灿烂的书
欢迎加入半城交流群
请各位半城的朋友添加半城小姐的微信号missbancheng1984方可邀请您入群

-END-




延伸阅读本次疫情将对中国经济和财富分配,产生深远的影响陈冲:你还出门打球?丈夫回答说:不要参与到人群的恐慌里去,没事的美国一旦成为集权国家会是怎样?看当前疫情下的美国《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发人深省,强烈推荐!


半城编辑部文编|MISS半城 美编|林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半城往期精彩文章黄菡|叶檀|陈文茜|黄佟佟|野夫|张明|潘知常周晓虹|白岩松|徐士进|裴谕新|薛冰|刘嘉|李丽淑金一虹|晋锋@一猫一艺术|吕莎莎|张默雪鲁敏|陶向南|傅国涌|曹立群|于海青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